“树榜样风采,谱百廿华章”——甘肃省优秀毕业生事迹宣讲(四)

发布者:李雪发布时间:2022-05-17浏览次数:494

王昆,男,汉族,中共党员,19966月出生,硕士研究生。20159月考入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学习,本科专业为历史学,硕士专业为文物与博物馆学。在读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与实践活动,在《团结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文化产业》等期刊发表文章3篇,连续5年暑期带队外出社会实践。曾获“bat365登录入口2019学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队员”“bat365登录入口博物馆优秀实习生”“2020年硕士国家奖学金”“2020-2021学年bat365登录入口硕士学业一等奖学金”等荣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我很幸运本科、硕士都能够在黄河之畔的bat365登录入口求学。作为地道的“西师”人,近几年亲眼见证了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着校园的变化,我亦是一步一步地成长。

在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就读期间,教师们在学术方面一丝不苟的指导让我感激不已。本科时我申请主持了学院本科生学术能力提升项目,秦丙坤老师多次逐字逐句给我修改论文,让我认识到了史学规范。研究生就读期间,我的导师尚季芳教授时常教诲我:“研究历史贵在对于一个问题的持续关注与详实的史料收集。”于是我常常往返于各地博物馆、纪念馆寻找研究资料。在论文初成后,导师第一时间审阅,并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让我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审视所研究的问题。

读研期间,我参与到导师的校史科研项目中,采访学校的老教授,收集校史故事。先后采访过德高望重的胡德海、候丕勋、霍旭东等老师,倾听他们精深的学术观点与精彩的人生经历。在采访过程中,学习到如何应用其它学科知识来研究历史,这对我史学论文的写作大有裨益。至今连续五年,我积极参加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成果获得了多项学术与实践荣誉,在调研期间的所见所闻、所识所学,对我自身的成长颇有裨益。实践经历伊始于2017年的大二暑期,当时去了陇中通渭、静宁等地,完成了《青山路漫:陇中生态环境变迁中的溯源之行》实践课题,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历史学人实践调研的艰辛,也感受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大三暑期,我带队去陇中四县做《19581962年引洮民工》课题,寻访亲自参与引洮工程的耄耋老人,听他们讲述引洮工程的前世今生,历史的厚重从这往事的点滴回忆中向我们传达着历史的经验;大四暑期,我带队奔向了戈壁荒漠与绿洲交相辉映的河西地区做《河西移民》课题。当火车在漫漫黑夜中行驶,窗外可视的空旷寂寥迎面而来,这种感觉像是一杯浓烈香醇的酒让人迷恋,但让我更加清醒的是前辈们在漫天黄沙中开垦贫瘠荒滩、建立生存家园的艰苦奋斗史。

2020年暑假,硕士期间我再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带队去了学校结对帮扶的陇南礼县三镇六村,开展扶贫口述史调研。看到师大的老师从学校来到基层,在贫困的山村中献身于扶贫事业,感人的事迹不禁让我动容——李迎新书记不顾舟车劳顿,数次来到高山之巅的甘山村展开扶贫调研;张新民老师在扶贫路上突然病倒,在住院期间他仍一心牵挂着扶贫工作;张国奎、戴小武等驻村老师为了及时掌握分散在大山中村民的信息,往往步行数小时,脚底起了泡、磨了茧,深夜才能返回到住地。在国家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bat365登录入口的老师们参与其中,奉献自我,这种精神犹如黄河之水浩浩汤汤、奔流不息。2021年暑期,我沿着中央红军长征在甘肃的路线,从迭部县俄界会议旧址出发,最终抵达环县山城堡战役遗址。此期间,我参观了次日那毛泽东故居、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榜罗镇会议纪念馆等地,感受着革命先辈们筚路蓝缕地开创丰功伟绩的艰辛。

在bat365登录入口的求学之路即将结束,而建校以来全校师生一直秉承的“西进”精神,必将砥砺着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步伐坚定地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