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司青年教师温鹏辉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题为“Human settlements in the Ordos Plateau since the Neolithic Age”(新石器时代以来鄂尔多斯高原人类活动遗址研究)的研究成果。该论文发表于地理学著名期刊《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该期刊最新SCI影响因子为4.9,近10年连续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论文通讯作者为兰州大学王乃昂教授,兰州大学程弘毅副教授、博士研究生李明娟及宁夏大学牛震敏博士为文章合作作者。
论文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新石器以来人类活动遗址数量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遗址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遗址时空变迁的原因。研究表明鄂尔多斯高原人类活动遗址以中小型规模及农耕政权遗址为主,游牧政权遗址数量较少,且基本分布于明长城以北区域。遗址数量及遗址出现频率呈现阶段性地上升-下降的波动状态,遗址的空间分布具有分形特征,聚集维数D值普遍较小。受沙漠影响,遗址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和东部地区。鄂尔多斯高原人类活动遗址的时空分布格局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气候温暖湿润时,遗址数量明显增多,空间分布也扩散到整个鄂尔多斯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时,遗址数量相对较少且分散。此外,人类活动遗址出现频率受当地民众生业方式影响显著。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1442-023-2179-6
以上研究是温鹏辉博士继2021年1月在《Quaternary Research》发表封面论文“Fluvial incision caused irreversible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of ancient city in the Mu Us Desert, China”后的进一步探索,接下来团队将进一步关注鄂尔多斯高原环境变迁与历史地理研究。